2015年-2016年,中国为了维持人民币不贬值损耗1万亿美元。
行为完全不可预测的特朗普政府,掀起的愈演愈烈的经济摩擦,欧洲分裂、中东乱局等地缘政治变幻,自然灾害或生态灾难,中国经济失速或骤然间大规模资本抽逃,等等,无数的黑天鹅以及寻常见的灰犀牛,都有可能成为刺破泡沫的小针。⑥赵光锐:哈贝马斯谈新自由主义破产后的世界秩序,《国外理论动态》,2009年第3期。

来自华尔街的游说者通过各种方式影响华盛顿的决策者,以淡化金融监管规定,实际结果是,那些原本就很有限的以强化金融监管为目标的改革,大多数措施没有落到实处。所有惩治华尔街的举措,包括大肆鼓吹的《多德-弗兰克金融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》,近乎都成了银样镴枪头,中看不中用。关键词:金融危机/十周年纪念/经验教训 作者简介:江涌,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,主要从事经济金融安全及国家安全理论研究。国际金融危机使得社会主义优越性再次得到显现。因为不吸取教训,所以很可能在同一个地方多次、反复跌倒。
①英国《经济学家》杂志评估,受危机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中,英国倒退了8年,美国倒退了10年,希腊倒退了12年,爱尔兰、意大利、葡萄牙和西班牙倒退了7年或更多。多年来,美式资本主义推行新自由主义相关政策,把市场调节机制推向了极致,财富积累与贫困积累的结果,是日益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,中产阶级不断萎缩并最终趋于坍塌,社会由橄榄型变成了M型,形成了无产阶级、负产阶级(背负债务的中产阶级)与资产阶级的对立。这个钱是可以先拿来烧,拿来抢流量,占市场份额,至于以后怎么样再说。
从风投行业的角度来讲,也应该有一些金融政策引导它们对投资更加负责。事先不易确知谁家最好,大国央行也可以有自己系统,但是不着急进入零售支付环节,也不要认为自己就能够比别人做得更好。如果不充分重视并考验新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,也会伤及投资者或消费者。存款只要到手了,就赚钱了,但吃利差这件事央行和监管部门是可以调节的。
P2P最开始出现时,实际上就有两个疑问(至少央行和监管部门是有疑问的)。对于可试点性,一个讨论对象就是支付系统。

从补贴和低价倾销的角度来说,WTO用的概念是反补贴(Countervailing)和反倾销(Anti-dumping),但是这里面也有很多具体的区分。所以大家看到,实业出了不正当竞争和扭曲,往往没有引起太大的震动。再以后可以留一个长尾,比如就只能在央行经过审查后可以兑换,不提供方便性。所以,一定要在激励机制上尽最大可能抑制不良动机。
历史上也常是这么做的,亚洲金融风暴中垮台的信托投资公司,四大银行股改上市时比较难处理的历史包袱,其实都是由央行负责承担而防止了包袱转嫁的道德风险。上世纪90年代有人开户用的身份证可以是一麻袋一麻袋收来的,主要是为了操纵价格。加密数字货币或者类似的代币,应考虑百分之百现金备付。备付金要不要严格托管?究竟能给多大利差?给的利差如果太大了,肯定都蜂拥而上。
赢者通吃有直接补贴和交叉补贴。这些问题也都涉及金融公共政策,其中有一部分还涉及立法。

另外也会有排斥对手的做法,包括在推介国产芯片、国产加密产品时,可能会说其他厂商的产品对国家安全负面影响非常大。信用证融资是相对较小的市场,且交易对手应自行相互了解,没有太大的监管必要性。
技术进步会改造传统金融业务,也会带来很多新的金融业务,同时也对公共政策提出了很多新挑战、新要求,会导致公共政策有很多新变化。所以我们必须保持清醒,要高度重视公平竞争问题。对于金融政策来讲,存在许多新挑战、新课题,需要大家共同研究、共同努力,同时也只能在实践中不断研究,不断体会,不断积累,才能够做得更好。随着社交网络、视频等出现,银行系统在信息流量方面的占比已经下降了,但是,金融系统仍是大买家,所以IT发明创造了新产品,向金融业推销的力度仍是很大的。二是客户会认为把钱放在哪里只取决于回报高,这样投资者也没有受到教育,市场的选择性也无从体现。我上世纪90年代初参观国际上某家银行的数据中心,当时有一个词叫磁盘农场,就是说有大厂房(大概有几个足球场那么大),被称作农场,里面放的全都是磁盘组,用作数据存储。
在最开始数字货币出来的时候,多数人都表示了充分的好奇心和积极性,后来出了两个问题:一是比特币交易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大起大落。过去征信系统用的都是结构数据,基本上就是使用数据库,因为结构数据目前基本上都是合法合规的、政治正确的。
另外一种补贴是交叉补贴,交叉补贴在转轨国家历来受到很大关注,譬如说某个出口产品名义上没有财政补贴,或查不到财政补贴的迹象,但实际在投入品上有补贴的话(包括能源、原材料和其他的投入品),最后的国际竞争力也是含了补贴的。部分中国人赌性比较强,虽然我们不专长研究这类规律,但是根据统计观察不得不承认,类似的非法集资或过度热衷于赌博式投机的事情在中国很容易出现。
货币政策很大程度上是跟公众沟通,传递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的定力。一个产品开发出来以后,如果很容易引发过度投机问题,或者会有较多的普通人上当受骗,且出现问题时群众会向政府抱怨,乃至上街抗议,那么这样的事情还不如停止其操作,又或者可以鼓励从小的受限的地方开始试点。
所以有人提出,如果想干公共服务,应要有公共精神,服从公共服务约束和规范。吃利差的钱不能放进公司自己的口袋里,因为吃利差的另一种动机更可怕,就是自融,拿了钱给自己用了,自己用了一旦出现风险,就出现违约,钱取不出来。以后可能出现两种局面:一个是把对手都压下去了,市场份额够大从而体现了规模效益,也许能够活下来。首先是自身技术能力的供给问题。
还有一种瞄向资本市场的不纯动机,本心就想炒市值,通过做多次融资,最后进行IPO,IPO以后高位出逃,这也是现在市场上的一种策略。近年来,IT技术发展非常迅猛,大数据、云计算、网络基础设施、移动互联网都在快速发展,特别是近来热度很高的区块链技术。
前面所说的百分之百备付金,不仅是自己声称的稳定,而且必须有牢靠的数量监控、托管规则及正确的激励机制,才能真正落到实处。作为磁盘的后援,还需要几千个磁带盒作为更为海量但速度慢些的存储支持,并为这个存储支持而专门设计了机器人或机器手。
推销者往往夸大自己产品的性能、必要性,以及产品可能带来的革命性、颠覆性变化等。事实上,在P2P上贷出资金的人,往往对这种非常详细的信息工作并无兴趣,多数人只是追求回报。
债务过度之后必然造成另一个全球普遍关注的催贷方式的问题,通常贷出方觉得又简单又不负法律责任的方式就是雇佣催贷公司,催贷公司干的暴力或准暴力催贷都由他们自己负责。而金融系统出了几件事后果就很严重。第一,从发展历程来看,如前所述,多数技术发展实际上还是线性发展,还是沿着历史的足迹逐步发展并更新换代的,比如大数据和云计算。一些人不断地要查个人征信系统,也有担心信息正确与否的问题。
另外,由于新信息技术所产生的金融业务多种多样,有P2P网贷、crowdfunding(众筹)、电子支付等。对我今天两小时的讲座来讲,该报告中提出的公共政策范围过于宏大,我想还是集中讲讲公共政策中的金融政策部分。
第四,试点还是要尽可能地限定范围,退出的事前设计就像写生前遗嘱一样,如果出问题怎么退出呢?要事先设计好。因此,如果想采取支持、宽容,或者说绝不当绊脚石,就需要非常慎重地运用许可、牌照的办法。
当时中国选择了PAL,后来电子技术能力提高了,出现了能够把三种制式统一在一起的自动切换的IC芯片,结果问题就都解决了。一是它建立的基础是将来任何有钱的人,都可以自己通过审查借款人的信息和资信来决定是否贷款,从而有人预言未来银行会消失掉。 |